1、调节水位
冬季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对养殖动物有较大影响,应提前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30-50cm。提高池塘水位不仅能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能防止水产动物因水温突然骤降到5℃以下时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
2、加设温棚
在鱼塘上方搭建温室或防风棚,可以有效减少冷空气对鱼塘水温的影响。温室或防风棚的设计应考虑到通风和光照的需求,以确保鱼塘内的水质和光照条件适宜。如专用恒温热泵等加温设备,可以将养殖水的温度控制在适合鱼群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内。
3、肥水保温
肥水塘比瘦水塘的水温要高,因为肥水有利于水体保温。通过合理施肥,培养适量的藻类种群,可以提高水体的保温性能。同时,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
4、注水增温
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经过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通过浅水的流动来增加鱼塘的温度。但需要注意控制注水速度和注水量,以避免对鱼塘造成过大的冲击。
5、合理放养
根据养殖状况及市场行情预判,合理制定下一年度养殖计划,及时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淤、修整与消毒工作。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和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苗种放养,苗种放养前要适时加水、肥水,保证苗种进池后有适口的饵料生物。
6、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在5mg/L以上,pH在值7-8.5,透明度在40-50厘米。
7、日常管理
勤检鱼病,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拉网时动作要精细,防止鱼类带病、带伤越冬。越冬前并池可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类体质,宜在水温10℃左右进行。
以上就是冬天水产养殖如何保证水温的介绍,养殖户们可以使用水温计等工具定期检测鱼塘的水温,以了解水温的变化情况。在低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拉网和捕捞等操作,以减少对鱼类的机械损伤和应激反应。
关于冬天水产养殖如何保证水温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