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某公司抓取百度百科 60 余万词条被判赔 800 万元

内容摘要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百度百科官方公众号 21 日发文披露,北京海淀法院审结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IT之家附案情具体细节如下:因认为某网络技术公司大量抓取其平台的 60 余万条百科词条数据(以下简称涉案数据)的行为构成不正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百度百科官方公众号 21 日发文披露,北京海淀法院审结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

IT之家附案情具体细节如下:

因认为某网络技术公司大量抓取其平台的 60 余万条百科词条数据(以下简称涉案数据)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某网讯公司、某在线公司(以下简称二原告)将某网络技术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海淀法院经审理,认定某网络技术公司被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二原告经济损失 500 万元及合理开支 300 万元。

二原告诉称,某网讯公司系甲百科网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某在线公司为该网站的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并享有相应的商标权利。经多年经营,甲百科网站具有较高知名度,二原告对甲百科网站词条内容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益。

被告某网络技术公司系乙百科网站的运营者。二原告主张某网络技术公司剽窃抓取二原告网站 60 余万条百科词条内容,用以填充其网站的百科词条,该行为严重消减了二原告的竞争优势并给二原告造成巨大损失,构成不正当竞争。

某网络技术公司辩称,二原告对涉案词条不享有应受保护的竞争权益,被告未实施二原告主张的抄袭、搬运行为,二原告主张被诉行为在持续没有依据,二原告主张的损失、合理开支、消除影响亦缺乏事实依据。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二原告通过收集、存储、编排、管理、传播等经营活动,使得一个个单独用户生成的零散的词条内容汇总在甲百科网站,以内容集合的形式整体地向其他用户和社会公众进行传播,由此产生了独立于创建、编辑某一词条的用户所享有的相应权利的竞争性权益。

二原告所提供的涉案服务,经过了其在合法经营中的各方面投入,满足了公众的相关需求,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竞争性权益,应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关于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某网络技术公司未经二原告许可,采用技术手段,批量抓取来自甲百科网站中的涉案词条内容高达六十余万条,同时伪造用户信息,以普通用户发布的形式,将抓取的词条内容上传至其运营的乙百科网站中,向其自身用户进行展示和提供服务,涉及范围广,足以对甲百科网站产生部分实质性替代的效果。

某网络技术公司的被诉行为既缺乏合法授权,又不当地损害了二原告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对社会整体福利并无增益,并将损害公共利益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故判决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二原告经济损失 500 万元及合理开支 300 万元。最终,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宣判后,二原告及某网络技术公司均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