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师竟然言语二级残疾?
5月14日,据沈阳晚报指尖新闻报道,日前有举报人爆料称,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曾查处了一批公职人员冒充残疾人骗取国家补贴的案件,共有44人被追缴了残疾补贴,其中最少的千余元,最多的近万元。
从报道可知,被追缴补贴的公职人员包括多名乡镇、社区的领导,还有多位教育系统的领导,庆安县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杨立臣和他的妻子也位列其中。作为特级教师,骗取补贴的残疾证竟显示为言语二级残疾。由此,举报人质疑,为何至今都没有公布残疾证是怎么办下来的?
从报道来看,这是一起已经查处的陈年旧案。而经媒体披露后,虽然骗取的补贴数额并不多,但仍然在舆论场引发广泛关注。公职人员、人民教师,本应带头遵纪守法,却冒充残疾人领取国家补贴,实属知法犯法。而且,涉案人数之多,操作手法之低劣,都令人瞠目。
残疾人凭借残疾人证,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体现的是国家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怀。
而正常人冒充残疾人领取国家补贴,不仅损害真正的残疾人的利益,也破坏社会管理秩序,更是涉嫌伪造或变造国家机关证件、诈骗公私财物等多项违法行为。
因此,对于伪造、买卖、使用假残疾人证的行为,应给予严厉的制裁,更何况案涉公职人员违法乱纪,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更是不容轻纵。
要知道,残疾证的办理,有严格流程,需历经向乡镇街道申请,指定机构进行残疾评定,当地残联予以公示审核等多个环节。不可否认,在过去政府各部门数据尚未互通互联之时,评残造假、冒领补贴时有发生,并不容易发现。但这不是各个部门、机构,层层失察失守的理由。
举报人称,杨立臣的残疾证是2015年办下来的,直至2018年残疾证被注销,共骗取了3年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计3600元。2023年4月,庆安县纪委以“不符合残疾人评定标准的情况下,违规申领残疾人证、违规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由,认定杨立臣违纪,并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像杨立臣夫妻双方都是残疾人的情况,是不是早就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特级教师却被认定言语二级残疾,如此明显反常的情形又是怎样通过审核的?从残疾证被注销到东窗事发认定违纪,为何时间跨度将近6年?这些疑问都有待查清,制度漏洞有待填补。
当地目前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但因关涉公共利益,当地需要尽快调查核实,并向公众说清楚,44名涉案公职人员冒领残疾人补贴,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的,到底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中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行为,处罚环节有没有被轻纵?
这不仅是回应举报人质疑,也是接受社会监督的应有之义。
撰稿 / 丛林(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