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退出人形”后,朱啸虎投了个水下机器人

内容摘要关键词是“海洋经济”。投中网独家获悉,世航智能宣布连续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5000万元融资。天使+轮由招商局集团招商启航资本领投。Pre-A轮由金沙江创投、云泽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昆山天使基金持续跟投,吴中金控、鞍羽资本跟投,鞍羽资本

关键词是“海洋经济”。

投中网独家获悉,世航智能宣布连续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5000万元融资。天使+轮由招商局集团招商启航资本领投。Pre-A轮由金沙江创投、云泽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昆山天使基金持续跟投,吴中金控、鞍羽资本跟投,鞍羽资本担任公司长期独家财务顾问。世航智能,是一家水下通用机器人及智能无人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老实说,跟眼下动辄融个上亿的人形机器人相比,这个融资金额算不上醒目,但从资方属性来看,这个盘子集齐了产业资本、财务投资人和地方政府资金。我翻了翻各资方的评价,关键词离不开“海洋经济”,也足以说明各方对这一前沿领域的看好。颇具戏剧性的是,朱啸虎刚公开表态“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转身却领投了一家水下机器人企业。倒是应了我在《金沙江朱啸虎: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一文中写过的那句话——不看好具身智能,特别是人形机器人这类概念,并不意味着是在全盘否定机器人赛道。宇树的王兴兴谈过对人形机器人终局的看法,大意是说,机器人是什么形态,他其实无所谓,之所以做人形,是为了迎合社会共识。要不要投人形?这到底是泡沫还是引领巨变的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早期投资人总归要在热潮中做出清醒的判断。再看金沙江这次出手的世航智能,刚好是一个契合朱总投资理念的案例——水下机器人这个细分赛道没那么热闹,客观来说,受研发难度高、海洋资源开发进程缓慢等影响,过去发展并不算快,资本的身影并不密集。但海洋经济又是个大市场,恰逢今年,深海科技跟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一起,作为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的东风吹来,中国产替代机会明确,商业化的可能性清晰。先来看看创始人背景。从投人的层面,世航智能的创始人可以被划归到“连续创业者”的范畴里。陈晓博是个85后,毕业于哈工程和西工大。懂行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这都是水下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的学校。他呢,属于很早就找到人生使命的那类人,一步一步目标导向性强。本科学的是通信和电子,因为想解决水下机器人如何控制导航的问题,跨专业保研到导航制造与控制专业。这个人生轨迹,用“年轻有为”来形容并不过分:大二的时候,他独立完成一台水池清洁机器人并实现全栈技术,28岁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5岁评上正高级工程师,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曾被评为“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迄今拥有18年的实践经验。从投资的视角出发,陈晓博身上颇为难得的一点是,不仅埋头搞科研,具备学术和工程能力,对商业化也有自己的理解。在硕博连读期间,他曾公派赴墨尔本大学学习多智能体,研究多个机器人和无人智能体相关的控制决策。“欧洲那时候已经在岛礁之间开始用无人艇运输了,反观国内,很多高校在指标上都是世界第一,但在产业化方面和海外还有很大差距。”陈晓博告诉我,正是那段经历,促使他走出象牙塔,开始了连续创业。先是在一家上市公司内部创业,此后跟人合伙创业,一直深耕水下机器人。2023年,他创立世航智能,继续啃这块硬骨头。对商业化的理解促进了世航的产品研发与落地速度。放眼全球,能实现量产交付的水下机器人企业都很稀缺。世航成立仅两年,已经有三个产品线落地,其中水下清洗机器人“虎鲸”投入商用一年多。公司去年收入实现翻倍增长。除了创始人,世航智能核心团队也大都出自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利部、中科院等具备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和单位。从技术和产品来看,水下环境复杂度高,对机器人在密闭性和控制算法方面的要求远超陆地机器人。陈晓博主导研发了全国首台商用水下清洗机器人和国内首艘水面无人装备,公司已经拥有水下机器人、智能船艇等相关知识产权150余项。大部分水下开发商集中在水池的清洁,静水或低海况下的轻应用,比如泳池机器人就是一个创业者扎堆的细分赛道,前两年便不乏天使轮过亿的高额融资。但放在更广阔的海洋场景里,这部分其实连1%都覆盖不到。海洋的常态化环境,是浪、流、涌、高盐、高压、高腐蚀。在这种作业环境下,水下机器人追求的是稳定、高速、全自由度作业——技术门槛天然高。为此,世航自研了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传感系统、导航系统、防水密封系统、动力布放系统等六大系统,以及全自由度姿态控制算法,能适应3节及以上海况作业,抗流能力强。机器人突破深、远、长时、恶劣环境极限,可在0米至1万米海洋作业,应用于无人船舶、运输、清洗、资源勘测、基建维护等多个水下场景。拿一个小细节来说,过去很多水下机器人设计成方盒子型,因为这样更便于堆砌。但世航从应用的层面考虑,把机器人设计成流体,横截面阻力据称只有国外竞品的1/10。与此同时,世航的水下机器人具备场景通用性和AI算法实时建模能力。如果说过去世航解决的,主要是机器人本体和局部小模型的问题。当下,流行的大模型又给机器人加上了通用化的作业能力。其优势自然是这些年积累下的巨量海洋水下作业数据。拿这些数据来训练,通用机器人可以通过模块化适配清洁、探测等不同任务。拿着锤子找钉子,是当下很多机器人公司的现状。相较而言,世航的水下机器人应用场景明确。传统船舶清洗⽅案的痛点明显:水下作业的人常被称作“水鬼”或“蛙人”,这一行事故率极高,很多人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陈晓博自己洗过上百艘船,深知其中艰辛。而且单次清洗服务数万美金起,价格高昂。这正是一个水下作业替代人力的典型场景,已经有客户愿意为此付费。陈晓博透露,世航是国内唯一能商业化清洗的水下机器人,和青岛港、烟台港、天津港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船舶清洗业务年增长10倍。作为先行者,世航还牵头制定了水下机器人清洗行业标准。在这波机器人的热潮中,决定不同公司走向的或许是创始人对机器人的不同理解。比如,有人把机器人理解成工具,有人理解成玩具,但陈晓博更愿意将它理解为“生产力”。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陈晓博总结过一个“机器人三定律”:1、要做人干不了或极其危险的事;2、要做人效率低的事儿(效率10倍以上);3、要做人成本高的事儿(成本一半以下)。如果上述满足两条,那么可以做;如果三条都满足,说明是强刚需,洗船就是一个3条都满足的场景;如果满足一条,说明是伪需求(技术迭代降本增效到起码满足两条才能启动市场化);如果三条都不满足,说明是泡沫。关于海洋,在陈晓博看来,人们总说星辰大海,但是在进行太空和天空探索的很多,诞生了非常多优秀的公司,却很少有人在探索大海。“海洋占了地球70%的面积,但目前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只有1%。”再看中国,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全球前五。造船年产量和航运量全球第一。全球前十大港口里,有七个在中国。从2021年到2024年,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多项政策,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但目前,我国海洋高端工程核心设备自给自足率仍然不到5%。从这个视角看,水下机器人,正是海洋经济中的超级生产力。聊完项目,最后忍不住还是来谈谈朱总。上次的访谈一发布,随即引发了不同观点的交锋。都知道朱总能说、敢说,不过我想事情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观点表达,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特质。在朱啸虎身处的圈子,出于对专业性与安全性的考量,多数投资人在公开场合发言时往往慎之又慎,他们会反复权衡措辞,规避任何可能引发争议或得罪他人的表述,力求每一句话都严谨周全、无懈可击。在同行衬托之下,朱啸虎的发言总是直白,有时犀利,有鲜明的个人态度在里头,却也时常令人困惑不解,他究竟出于何种考量,选择将一些看起来很极端或不合群的观点公之于众。当然,相当一部分发言的逻辑还是明明白白——经常给被投站台,偶尔敲打一下竞品,如果需要也可以借助媒体扩大声量,对战局推波助澜。既然金沙江奉行的是古典VC的打法,小团队,规模克制,那一个人就得是一个队伍,名声也是筹码,言论也是工具。但另外的部分则没有那么容易理解。比如,那些不入他眼的行业,不投便是了,何必把话说破呢?2018年的区块链,过去两年的大模型,还有眼下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话语的涟漪还在回荡。也许,正如他所说,表达是筛选机制的一部分。一个理性的经济学人的思考路径是,哪怕得罪一些无关紧要的人,但是能吸引来一部分与自己有共识的人,能提升投资的效率,那清晰表达自己的好恶就是正确的选择。比如,陈晓博眼中的朱总就是一个十分“通透”的投资人。或者,也可能出于一种情绪,因为金沙江要跟张予彤割席,对这位违背“受托责任”的前管理合伙人投资过的项目泼一盆冷水,也是情理之中。当年退ofo股权,后来炮轰张予彤,“受托责任”都是他祭出的大旗。我大胆假设,一个自称保守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分不清主次的叛逆者。当然,很多时候如何定义主、次,又是新老矛盾的根源,这点不深究了。又或者,某些时刻,他就是忍不住想站出来,当个小孩,戳破那些他眼里的 “皇帝的新衣”。真实的原因或许更为复杂,每一个情境都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个中缘由,只有朱啸虎自己最清楚。朱总好就好在你若问,他一定会答,但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则永远藏在他心底的隐秘角落。最后,再来看看这次投资方是如何评价世航机器人的:招商启航:我们十分认可世航智能团队出色的创新力和执行力,特别是海工强校的深造经历、自主可控的智能船舶和机器人技术、水面与水下相结合的产品矩阵、务实进取的市场拓展思路,从多个侧面都反映了团队优秀的综合实力。世航智能的业务领域和招商局集团旗下交通物流等板块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未来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金沙江创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尚处早期,复杂的水下尤其深海环境亟需机器人替代人力。世航团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扎实的工程经验,突破水下机器人核心壁垒,产品已在水下清洗等多种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我们坚定看好世航以自主技术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标杆,开拓海洋经济的万亿蓝海。云泽资本:世航团队在创业前已完成系统化能力储备,核心成员均具备十年以上行业深耕履历。创始人陈博士作为行业权威专家,近二十年的实践积淀使其对产业格局演变具有前瞻性研判能力,尤其在精准定位客户深层需求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方面优势显著。当前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叠加全球环保法规及碳税政策逐步完善,正为海洋经济领域创造结构性发展机遇。作为股东,我们将持续赋能世航智能,共同推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与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作者/刘燕秋  来源/投中网)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