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发布《2024年度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中国品牌新车质量改善显著

内容摘要  近日,汽车之家对外发布《2024年度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个月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通过汽车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评定汽车质量情况的产品,并划分为《海外国产品牌》、《海外进口品牌》、《中国品牌》以及《新能源品牌》四大板块,以帮助消费者更宏观的视角

  近日,汽车之家对外发布《2024年度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个月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通过汽车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评定汽车质量情况的产品,并划分为《海外国产品牌》、《海外进口品牌》、《中国品牌》以及《新能源品牌》四大板块,以帮助消费者更宏观的视角去了解当前中国市场整体新车的质量情况。

  报告显示,2024年,新车质量表现总体向好,且九大维度的用户评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新能源头部品牌贡献良多。除了制造工艺的更加成熟,提升了产品的耐久性和精细度之外,基于规模效益成本下降和价格战的影响,为了提升竞争力,新车搭载了越来越多的高级配置,特别是用户相对更为关注的舒适类和安全类等,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2024年,行业新车总体质量PPH平均数值为153,对比2023年的181出现了下降(即质量表现提升),但仍未能回归到2022年的水平(2022年PPH值139)。其中,海外品牌进口新车的表现依旧是最佳,PPH平均数值下降至125。中国品牌新车质量改善最为明显,PPH平均数值由2023年的194,下降至158,进一步拉近了与海外品牌国产新车的差距,主要得益于中国新势力品牌新车良好口碑的向上拉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各个细分市场的成绩如何。

  注:涉及的分品牌的具体表现排名,仅展示行业、细分市场或级别平均线年中国品牌细分市场的平均表现有很大进步,PPH平均数值由194下降至158(即质量表现提升),与2022年也相当(2022年PPH值为156),意味着中国品牌的新车质量整体都在进步。不过相比2023年,高于平均线的品牌个数有所减少,头部拉动效应进一步凸显。

  特斯拉夺得冠军2024年海外品牌国产新车质量的平均PPH值是147,同比2023年的172有着显著的下降(即质量表现提升),但相比2022年的128仍有较大的差距。

  其中,特斯拉超越一众老牌劲旅,取得了海外品牌细分市场冠军。随着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制造工艺的不断精进等,用户对特斯拉新车的抱怨明显下降了。而2023年表现不佳的

  雪铁龙,2024年成功上榜。主要得益于停售了拖后腿的雪铁龙C3-XR。没有了后进生,品牌表现自然水涨船高了。2024年海外品牌进口新车质量的平均PPH值是125,同比2023年的132有小幅下降(即质量表现提升),与2022年的126相当,但距离2021年的94仍有很大差距。高于平均水平的品牌个数依然是3个,其中

  雷克萨斯和奔驰的质量水平表现都同比实现了提升(PPH值下降),唯有宝马新车质量下滑,PPH值由2023年的99上升至104。

  电子设备中语音识别的准确和快速依旧是用户最在意的,无线充电板的问题有所改善,蓝牙配对称为了新的主要问题。功能操作中,随着主动刹车/前车碰撞警告的更加成熟可靠,过于灵敏/警报声过大的问题得以改善,取而代之的是鸣笛喇叭-操作费力。

  政策方面,2024年,我国推进了整车电磁兼容、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等多项汽车电子标准的研制和修订,进一步规范了车载电子产品技术要求、环境及可靠性试验方法。技术方面,除了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品牌外,更多品牌选择与成熟供应商合作或直接采购的解决方案,更高算力的芯片、更诚实的OS系统,都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时至今日,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依旧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虽然在高于平均值的榜单中,不乏很多新能源品牌的身影,但依旧有不少长尾品牌拉低了整体的表现。分能源类型看,相比非新能源,新能源车在“电子设备”维度质量表现更好,但“功能操作”维度,非新能源新车表现更胜一筹。

  新能源细分市场,与2023年相比,除“变速系统”维度外,新能源车其他评价维度PPH值均下降,也说明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减少。其中进步最大的维度是“车身外观”。非新能源细分市场,与2023年相比,非新能源车九大维度的质量表现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中提升最大的是“电子设备”和“功能操作”两个维度。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