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300033)F10数据显示,2022年8月24日世运电路603920)题材要点有更新调整:
2022年8月份,公司拟定增不超159,674,775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79,305.65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投资于鹤山世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线路板新建项目(二期),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层板技术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184,975.51万元。
2021年6月份,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70,000万元,作为意向投资方参与奈电科技挂牌增资事项,在增资后占奈电科技股权的70%,奈电科技经营范围:研发,生产,销售自产的柔性电路(FPC),电路板表面元件贴片,封装。本企业自产产品相关的材料,设备,仪器仪表销售,技术开发,自有物业出租及设备租赁。公司致力于打造为全球化的先进印制电路板企业,聚焦电路板制造的先进工艺和前沿技术,加速在高端电路板产品及其延申领域的探索,同时紧跟市场步伐,适时扩充,调整产品结构。公司围绕上述方向积极寻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产业和企业,奈电科技从事柔性电路板的生产制造业务,符合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
2021年,公司继续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紧紧追随终端汽车客户向新能源车转化的步伐增加市场份额。实现对特斯拉(Tesla),宝马(BMW),大众(Volkswagen),保时捷(Porsche),小鹏,克莱斯勒(Chrysler),奔驰(Benz)等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供货。汽车应用市场是公司目前最大的销售业务板块。自2012年起公司开始开发特斯拉作为公司汽车终端客户,历时2年通过特斯拉的审验成为其合格PCB供应商,2015年开始小批量供货,2017年开始批量供货,销量稳步增加。2021年内公司与特斯拉签署了采购供应合约,以应对客户德国柏林工厂和美国奥斯汀新工厂投产释放产能所需的配套供应。自2019年起,特斯拉已成为公司最大的汽车终端客户,目前在双方采购供应合约的支持下,预期2022年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公司为特斯拉提供涵盖电动车三电领域关键零部件产品供应,其中新能源汽车主机也已在认证中,同时技术同源发展进入光伏,储能等新产品供应链。
公司IPO募投项目“年产200万平方米/年高密度互连积层板,精密多层线月份,募投项目一期已满产,募投项目二期于2020年5月投产,受疫情影响,募投项目二期产能释放稍慢于预期,得益于第四季度订单饱满,2020年12月度产能释放接近80%,预计2021年上半年募投项目二期可实现满产。
公司IPO募投项目“年产200万平方米/年高密度互连积层板,精密多层线年上半年产能稳步爬坡,至2020年6月份,募投项目一期已满产,募投项目二期于2020年5月投产,至2021年5月募投项目二期已实现满产。2021年内投入募投项目5,835.71万元,全部为“年产200万平方米/年高密度互连积层板,精密多层线路板项目”投入,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金额133,054.05万元,其中:累计补充流动资金17,749.18万元,“年产200万平方米/年高密度互连积层板,精密多层线万元,报告期内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28.19万元,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等的净额为7,305.10万元。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0.23万元。
公司在海外的销售收入占比接近90%,2020年成功通过了电装(Denso),索尼(Sony),万都(Mando),EDMI,安费诺(Amphenol),松下航空(PanasonicAvionics),丰田自动织机(ToyotaIndustries),广州尼得科(Nidec)等一批客户的认证,其中部分已实现量产,另外,在去年取得认证的客户中,Bose,Huber已实现量产,Blanc&Fischer正在进行样品验证。近年来随着国内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产品产销市场,2020年公司成立了国内市场部,专门负责开拓国内客户,在汽车电子,服务器,笔记本电脑及周边产品领域已与部分国内一线品牌客户开展技术交流和新产品研发验证,努力抓住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走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双轮驱动的市场路线。
公司多年前就已将汽车PCB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来布局,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在技术,品质,产能等方面具备了服务全球一流汽车终端客户的能力并已取得不少优质汽车终端客户的认可。目前汽车PCB板块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支撑,公司已成为全球汽车用PCB的重要供应商,据mation的数据2020年全球汽车用PCB供应商排行榜,公司排名14名,比2019年提升3名。公司在汽车PCB领域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后续在此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公司顺利获得世界一流汽车客户的认可,近年公司分别通过了全球前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三的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电装(Denso)和爱信(Aisin)的认证。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早年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终端客户特斯拉已成为公司最大的汽车终端客户,为后续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出了良好开局。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产品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等,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世运电路已经成为我国PCB行业的先进企业之一,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据ormationLtd2019年5月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汽车用PCB供应商前20名有4家中国公司,公司名列其中,位列20名。
2019年部分新产品实现量产。汽车用3阶HDIPCB实现量产,应用于德国知名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4-6oz厚铜板实现量产,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器PCB,充电桩PCB等市场。显示公司汽车PCB产品向汽车核心部件的目标迈进。公司开拓云通信类PCB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云服务器通信类PCB实现量产,量产8-16层服务器通信类PCB,并已具备20层云服务器通信类PCB制作能力。在高多层PCB制作中应用精密层间对位偏差管控,高频信号特性阻抗控制,高频信号损耗控制,和高精准背钻等技术。通过新建项目及技改项目实现一些新产品的量产能力。包含:汽车用高散热铝基/铜基板,高频高速5G基站,天线PCB,ADAS(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用PCB,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雷达PCB,HDI穿戴产品PCB。部分新产品正在打样或小批量供货,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大大丰富了产品线,优化了产品结构,为开拓市场实现一站式服务打下基础。
印制电路板在通讯类的应用是PCB行业下游的重点应用领域,据统计2018年全球电路板应用分类中通讯类占30%,是PCB下游应用中占比最大的应用,随着移动互联普及和5G时代的来临,通讯类对PCB的需求将有增无减。而公司在此领域的销售占比相对低,是公司需要创新补齐的短板。公司开展了多高层服务器硬主线路板的研发和量产,并开展了5G光模块线路板制作技术、高频材料应用和软硬板生产工艺等项目的研究,为开拓通讯应用领域做技术储备,同时市场部也积极接触下游通讯类客户,探索通讯类应用领域市场,为后续的市场开拓做铺垫。
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紧紧追随终端汽车客户向新能源车转化的步伐增加市场份额。实现对特斯拉(Tesla),宝马(BMW),大众(Volkswagen),保时捷(Porsche)等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供货,新能源汽车终端客户——特斯拉跃升为公司最大的汽车终端客户。自2012年起公司开始开发特斯拉作为公司汽车终端客户,历时2年通过特斯拉的审验成为其合格PCB供应商,2015年开始小批量拉供货,2017年开始批量供货,销量稳步增加。目前公司通过多家汽车配件供应商对特斯拉供货,2019年公司对特斯拉的间接供货额同比增长约50%。公司提供给特斯拉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其主力车型,2019年顺利实现为其最新车型的供货。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及特斯拉国产化的推进,为公司拓展新能源车用PCB市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公司致力于服务国际一线品牌客户,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沉淀了如:捷普(Jabil)、伟创力(Flex)、松下(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特斯拉(Tesla)、矢崎(Yazaki)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并跟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互信关系,这些优质客户实力雄厚、订单稳定、定价合理、结账准时,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及利润来源。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为公司未来开拓新的市场赢得了优势。
公司成功开发碳氢材料的汽车雷达板,同时进行PTFE材料的汽车雷达板研发工作。5G光模块PCB,埋半导体PCB的研发工作取得进展,多种光模块PCB进入制作样板阶段。与广东省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在公司建立“广东省科学院企业工作站”,未来双方将在PCB先进封装工艺技术,LED高清封装载板技术,基于智能嵌入式互联技术的PCB产品,紫外LED材料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公司致力于服务国际一线品牌客户,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沉淀了如:特斯拉(Tesla),松下(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博世(Bosch),戴森(Dyson),新思(Synaptics),雅培(Abbott),银休特(Insulet)等终端客户,及捷普(Jabil),伟创力(Flex),和硕(Pegatron),矢崎(Yazaki),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电装(Denso),爱信(Aisin),等一批国际知名电子部件客户,与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互信关系,这些优质客户实力雄厚,订单稳定,结账准时,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入及利润来源。通过与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这也为公司进一步开发国内外一线终端客户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将通过现有的优质客户群资源作为支点,通过客户同根,技术同源的协同效应继续深入与客户的合作,积极撬动潜在客户需求。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