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CEO向我询问:“在这个大环境不好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应对?”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环境多么糟糕,机会总会在行业前三出现。很多时候,当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反而更需要理智和冷静的思考。
躺着赚钱的时候,团队里的一切都很和谐,但一旦业绩没有了增长,内部矛盾憋不住了,那不少CEO就开始慌了,纷纷认为应该调整战略,或者进行组织变革来应对危机。我认为,越是在这个节骨眼上,CEO更不能胡乱惊扰,应该理性判定问题的根源。到底是大环境的问题,还是自身内部的矛盾?一旦心态失衡,就很容易把一场小感冒演变成进入ICU的危机。
如果判断是外部环境问题,保持现有的战略,找准合适的时机也许会有转机。除非真的要面临末日,任何环境下总有机会为行业前列的公司创造出机会。若是发现方向、组织的确存在问题,那就是突变提升的好时机,我会把这个过程比作要“在厕所里练功”。那么,如何才能练好这门功夫呢?
CEO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制定正确的战略。在经济艰难时刻,制定战略需要加倍谨慎。如果失误,那将会造成千人的失业。战略定了,组织则得与之匹配。前段时间我和智联招聘的总裁张月佳在视频号“志刚和他的朋友们”中交流时,总结出建设组织核心的系统性原则:分钱、分权、分感觉。只有拥有良好价值观和卓越能力的员工,才能获得更多时间和空间,挣到更多的钱,感受到更大的成就感。否则,员工等不到分红,团队的凝聚力自然也会减少。
这些年,越是面临困难局势,CEO的身影就应该越发明显,冲在第一线,传递正能量,不能在团队面前表现出慌乱。不少员工心中都有这样的想法:“老大有希望,我们才有希望。”特别在销售公司,CEO更要亲自去跑业务,激励团队的斗志和热情。但更好的凝聚团队、激发团队能量的方法,还是带着团队打胜仗。
在决策上,CEO要紧紧贴合一线,从为员工和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进行思考。所谓紧贴一线,并非指手把手做具体操作,而是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深度抓住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例如公司卖货就必须关注供应链的质量;二是注重新人的选拔,这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打造。
此外,把遥不可及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实现的小目标,分阶段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微小胜利,逐步树立信心。假使你设定的成长目标过高,屡屡遭遇失败,最终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甚至分崩离析。例如,大盘增长是15%,安排20%的增长目标是合理的;但若设定50%,即使实际做到21%,也会让团队难以接受。
前不久有一位CEO跟我说,他原本打算2025年增长50%,后来听我说的,觉得不如调低到20%。这就是实操落地的体现。因为目标不仅仅是计划,更决定了资源如何投入。如果预期目标过高,无法实现,就会带来潜在的亏损。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现金流与利润有多么重要,大家心里都有数,你根本无法实现目标。
CEO必须确保至少两年内能维持现金流,唯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做大做强。王兴曾说过,战争不是拼搏和牺牲的组合,而是由忍耐和煎熬构成。换句话说,关键时刻要学会保持耐心,苟住自己,才能在艰难的日子里实现逆袭,成为最后的赢家。想活下去,就必须学会坚持,才能在变化中寻找出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