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运动员为何钟爱拔火罐?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这两天,十五运会游泳赛场惊喜不断。18岁的山东队选手张展硕在10日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后,12日,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山东队选手张展硕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有细心观众发现,许多游
报修电话: 400-962-3929
此页面为网站自营电话(如需查找产品售后电话请参考使用说明书)

◎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这两天,十五运会游泳赛场惊喜不断。18岁的山东队选手张展硕在10日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后,12日,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

山东队选手张展硕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有细心观众发现,许多游泳运动员身上常有紫红色的拔火罐印记。为何游泳运动员钟爱拔火罐?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拔火罐之所以成游泳队‘标配’,源于其祛湿、松肌、镇痛的效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大公馆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刘军兵说。

游泳运动员长期在低于体温10℃的水中负荷训练,身体处于“湿冷”状态,体内“寒湿”积聚,易引发经络阻滞、阳气困遏。训练时,肩胛带长时间的内旋和外展,也易导致肩背酸痛、筋膜粘连、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2025年7月31日,汪顺参加2025新加坡游泳世锦赛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拔火罐的负压正好能将表层和深层的软组织强力吸起,促进组织分离,起到宣散肌表寒湿、松解软组织的效果。拔火罐在局部形成的“可控瘀血”,还能刺激毛细血管新生,加速清除代谢废物、缓解肌肉紧张,缩短游泳运动员恢复窗口期。

刘军兵表示,对每日两练、赛前需降体重的运动员而言,拔火罐通过刺激皮肤,促使身体分泌β-内啡肽,起到了非药物、无禁药风险的“天然镇痛”效果。

“但任何疗法都有边界,只有安全规范的操作,才能让‘东方红印’真正转化为竞技赛场的‘加速度’。”刘军兵强调,运动员训练结束30分钟后才可拔火罐,拔火罐后2小时内禁止下水、淋浴及冰疗。

​编辑:郭炘蔚

​审核:岳靓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