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将推出 AI 智能体。
作者|连冉
编辑|郑玄
11 月 13 日,腾讯发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 1928.7 亿元,同比增长 15%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的经营利润为 725.7 亿元,同比增长 18%。
本季度,腾讯主要板块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其中,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6% 至 958.6 亿元,游戏业务收入增速为 22.8%;营销服务在 AI 与微信商业生态持续提振下,收入同比提升 21% 至 362.4 亿元;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受益于商业支付活动与企业服务需求增加,收入同比增长 10% 至 581.7 亿元。
AI 应用生态方面,腾讯元宝已全面打通微信、QQ、腾讯会议等数十款内部产品,覆盖社交、办公与消费等核心场景。
此外,腾讯国际化业务增长强劲,其中国际游戏收入大幅增长 43% 达到 208 亿元。
数据稳健增长的背后,一个更明确的信号是腾讯战略重心的变化。本季度,腾讯的研发支出达到了 228.2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28%。这笔投入的流向非常明确:AI。
这一季的财报表明,AI 正在腾讯内部扮演一个贯穿性角色。它开始系统性地融入到游戏、广告和企业服务等各个核心业务,其战略价值正从「研发投入」转向「业务驱动力」。
此外,财报显示,本季度腾讯的研发支出达到了 228.2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28%。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累计研发开支已达 619.8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08.45 亿元同比增长约 21.91%。
与此同时,本季度腾讯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 IT 基础设施)为 129.8 亿元,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超过 32%。
01
混元打底,元宝「铺路」
本季度,腾讯的 AI 战略展现了两层结构:以「混元」大模型为技术底座,以「元宝」为应用先锋,加速渗透进腾讯的核心场景。
首先是「混元」的底层能力建设。腾讯正持续升级混元基础模型的团队和技术架构。
马化腾在财报中表示,混元的图像和 3D 生成模型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准。财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混元图像 3.0 模型在国际权威榜单 LMArena 的文生图评测中排名第一 ;混元 3D 模型升级后,建模精度提升了 3 倍。
但对腾讯而言,模型能力再强,也需要场景「喂养」和「落地」。这就是「元宝」的核心任务。
本季度,元宝的生态打通进程明显提速。元宝在被「植入」到腾讯系的流量腹地:微信、QQ、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数十款内部应用的基础上,融合得更加场景化、原生:
在公众号和视频号的评论区,用户可以直接 @ 元宝进行提问和内容总结。
在腾讯会议中,元宝可以「代开会」并自动生成会议纪要。
在元宝内,可以直接搜索并跳转到腾讯视频和 QQ 音乐。
这种渗透,一方面让元宝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数(目前元宝日活跃用户已跻身行业前三),另一方面也用海量的真实反馈反哺混元模型。
更重要的是,这展现了腾讯对 AI 的目标。腾讯高管在电话会中透露,微信最终将推出一个 AI 智能体(Agent)。这个智能体将能理解用户意图,并利用微信生态内的小程序、支付和内容闭环执行任务。
腾讯总裁刘炽平具体描绘了这一蓝图:微信生态拥有通信社交、内容(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商业(小店)和支付五大生态系统。它既能掌握用户意图,也能闭环执行任务。
这样一个能理解用户需求,并能在生态系统内直接执行所有任务(如预订、购物、支付)的智能体,就是「理想的个人助手」。
关于如何实现这一蓝图,刘炽平在电话会中也坦言,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
他谈到微信正并行地做很多事情来逐步推进,包括测试独立功能,首先是将元宝能力引入微信,以便在微信生态内测试许多独立的 AI 功能;其次是利用 AI 增强搜索,以更高效地满足用户的搜索、信息收集和分析需求;同时,团队也已开始着手开发「垂直领域的智能体能力」。
刘炽平表示,腾讯会逐步开发这些功能,并最终将所有这些智能体能力及 AI 功能整合起来,从而创造出这个微信智能体的理想蓝图。
他还提到了「智能体电商」的远景。他认为,腾讯在构建小商店等电商生态方面已取得良好进展。随着垂直领域智能体的发展,在某个时间点,腾讯也将拥有「智能体电商」,但这将是进程中的稍后阶段。
元宝在微信内的种种尝试,正是通向这个「理想个人助手」的必经之路。
02
游戏现金牛的新燃料:
全球化「收割」与品类「制霸」
AI 的投入不仅是为未来布局,也在为腾讯的「现金牛」——游戏业务,提供新的燃料。本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总收入达 636 亿元。这其中,国际和本土市场的增长故事同样精彩。
本季度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 43%,首次突破 200 亿大关,达到 208 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可以说是腾讯过去几年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阶段性「收割」。
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长青游戏的「第二春」: Supercell 旗下的《皇室战争》通过玩法创新和运营,在 9 月创下了平均日活和流水的新高。
其次是 3A 大作的贡献: 2023 年入股的波兰工作室 Techland,其新作《消逝的光芒:困兽》销量表现强劲。
最后是工作室矩阵的合力: 无论是 Funcom 的《沙丘:觉醒》还是 Grinding Gear Games 的《流放之路 2》,都展现了腾讯投资工作室的强劲产品力。
本土市场射击品类则「全面开花」。三季度,本土市场收入 428 亿元,同比增长 15%,表现稳健。除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长青树的稳定贡献外,最大的亮点在于射击(FPS)品类。
腾讯在这个赛道上正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新发布的《三角洲行动》位居行业流水前三,《无畏契约:源能行动》(手游)则成为今年中国市场最成功的新手游。
在电话会上,有分析师针对射击游戏品类提问,认为《三角洲行动》的良好表现似乎带来了「交接班」的意味。
腾讯高管詹姆斯·米歇尔对此做出了回应。
他谈到,虽然《三角洲行动》表现出色,且《瓦罗兰特》今年异常强劲,但腾讯旗下的其他核心射击游戏,如《和平精英》、《Arena Breakout》(暗区突围)和《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在 2025 年至今的日活跃用户数或货币化方面也几乎都在增长。
因此,他认为这并非老游戏的衰退和新游戏的接替,而是整个产品矩阵的集体扩充。
这意味着腾讯并不满足于单点爆款,而是试图通过《和平精英》、《三角洲行动》、《瓦罗兰特》等差异化产品组合,将在中国尚非领先品类的射击游戏(第一人称动作游戏)推向其应有的地位,即拓宽并「制霸」这个高价值赛道。
此外,腾讯三季度财报发布当晚,有报道称腾讯与苹果达成小程序游戏支付协议,并从微信小游戏和小程序付费中抽取 15% 分成的报道。
对此,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电话会上回应称,「腾讯与苹果一直在不同领域展开良好的合作和沟通,也一直在持续地沟通来推动小游戏生态更进一步的健康发展,让其更加活跃。到目前为止,我们会保持建设性的态度,等待事态的发展。」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午,微信就官宣将支持接入 iOS 虚拟支付关于小程序将在 iOS 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苹果抽成 15% 的公告。
03
To B的「甜蜜负担」:
AI驱动增长与供应制约
To B 业务(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本季度营收 582 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企业服务收入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10% 的背后,深入财报和电话会可以发现,AI 正成为影响该业务的关键变量,带来了增长机遇与供应层面的挑战。
首先,体现在增长质量的转变。腾讯 To B 业务的增长动力,正从过去的基础云服务,转向由 AI 驱动的高价值服务。财报显示,企业服务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企业客户对 AI 相关服务需求的上升。
客户需要的不仅是算力,更是配套的数据基础设施(如云存储 COS、数据库 TCHouse 和 VectorDB),以及能快速开发智能体的平台(如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 ADP)。腾讯正在服务华住、伊利等客户,帮他们打造自己的 AI 管家和导购。这是一种比卖服务器更稳固、更深入的业务绑定。
与此同时,该业务也面临着战略挑战和制约。在电话会上,腾讯高管坦诚地指出了一个关键制约因素:AI 芯片(GPU)的供应短缺。
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如果芯片供应不受限,腾讯的云收入「本应增长得更快」。但面对短缺,腾讯做出了一个战略抉择:优先满足内部使用(如混元和元宝的开发),而不是向外租赁。
这体现了一种清晰的战略权衡。 腾讯选择牺牲部分短期的云收入增速,来保证核心 AI 战略的资源投入。这表明,在腾讯内部,AI 基础能力的战略优先级已经高于短期的企业服务营收数字。
这一战略权衡也体现在腾讯的资本支出上。财报显示,本季度腾讯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 IT 基础设施)为 129.8 亿元,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超过 32%。
这一下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得到了进一步解释。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表示,公司 2025 年全年的实际资本支出预计将低于之前的指引范围,但仍将高于 2024 年的金额。
将「研发支出创历史新高」和「资本支出低于指引」两相对照,腾讯的策略更加清晰:在 AI 芯片供应受限的背景下,公司将资源高度集中于提升内部 AI 能力的研发,同时更高效地利用其声称「足够内部使用」的 GPU 储备,而不是盲目扩大硬件采购。
整体上看,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腾讯累计研发开支已达 619.8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08.45 亿元,同比增长了约 21.91%。
腾讯正以超高的研发投入,将 AI 输入进了业务:它在内部提升了研发效率(CodeBuddy 覆盖 90% 工程师),在外部优化了广告的精准度(eCPM 增长),在游戏上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在微信上酝酿着下一代「超级智能体」。
从三季度的腾讯财报可以看出,AI 正成为这家公司的「新基建」。它正被输送到腾讯的每一个业务板块,成为一个「元能力」层。
在 AI + 广告中,AI 驱动的广告定向和智能投放产品(AIM+),正在提升 eCPM(千次展示收入),让流量变现更有效率。
在 AI + 游戏中,AI 辅助编程(CodeBuddy)提升研发效率,AI 驱动的用户参与度提升 则在延长游戏生命周期;AI + To B 中: AI 将企业服务从「卖资源」的 IaaS 模式,升级为「卖能力」的 MaaS(模型即服务)和「卖方案」的 AI 平台(ADP)模式。
AI + 微信则是最大的想象空间。AI 正在重构微信的「连接」,从「人与人」、「人与内容」,升级到「人与智能体」。
过去的腾讯,其叙事核心是「连接」;而未来的腾讯,其叙事核心正在转变为「智能」和「效率」。这家公司正在利用其雄厚的资本(研发投入)和最深的护城河(微信生态),全力押注 AI。
「新叙事」的路径已经展开。而那个在电话会上被高管们详细描绘的、能够调动整个微信生态的「AI 智能体」,则会是这个新叙事的重要节点。
*头图来源:腾讯

